治沙当人们在沙漠里观赏月牙泉奇观的时候,当人们在品尝甘甜的李广杏、葡萄、蜜瓜的时候,谁能想到被沙漠三面包围的敦煌,正在进行一场艰巨的绿洲保卫战。东沙门村位于敦煌市转渠口镇最北面,与戈壁接壤。过去,肆虐的风沙让村民苦不堪言。
村党总支书记张云回忆,上世纪90年代,东沙门村沙尘暴多、风力强,狂风不仅刮走地里的棉花,刮断了白杨树枝,还掀翻了塑料温棚。一遇狂风天气,村民几乎没有收入。1998年开始,敦煌市组织乡镇、村干部栽植防风林带,实施防风固沙工程。
至目前,东沙门村栽植红柳、白杨树等树木600多亩。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是敦煌乃至河西走廊的最后屏障,一旦失守,敦煌将不复存在,更别说敦煌文化了。生态这个根本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文化和经济发展。生态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罗菊春在考察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工作时曾这样说。
敦煌市毗邻库姆塔格沙漠东缘,年均降水量42.2毫米,蒸发量2505毫米。据第四次荒漠化土地监测,敦煌市沙化土地面积377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0.5%。
受经济活动和人口增加因素及大气候影响,资源性缺水、湿地萎缩、土地沙化等自然危害加剧,人类文化遗产莫高窟和自然奇观月牙泉受到了严重威胁,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敦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防沙治沙,刻不容缓。保护敦煌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一是保护好敦煌历史文化遗迹,二是保护好敦煌生态。敦煌生态治理实行三禁止,即禁止开荒、禁止移民、禁止打井。
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詹顺舟说。治理敦煌生态,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是节水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敦煌是结构性缺水,每年只有地表水比较稳定,只能通过滴灌、管灌、膜下滴灌等节水措施来节约水资源。为守护好这块沙漠绿洲,敦煌市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防沙治沙浪潮。
特别是近年来,该市突出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特色林果基地建设、风沙口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使生态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先后列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全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试验区。人进沙退,严守绿洲生命线。
建设绿洲生态屏障,主要抓了三项工程:在东湖、南湖和北湖等地,新增封沙育林面积25万亩,总面积达162万亩,使全市52万亩流动沙丘得以基本固定,农区沙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严格实行禁止开荒、禁止移民、禁止打井的三禁政策,切实保护天然林草植被,促进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在伊塘湖、敦煌农场、黑山嘴、三道泉、西戈壁等9个重点风沙口营造防沙治沙示范林1.1万亩,带动全市完成风沙口治理4.1万亩。敦煌市绿化办主任张谦说。
2016年,敦煌市完成了以文博会核心场馆周边为重点的绿色廊道建设工程,绿化面积近3000亩,栽植各类苗木60余万株,为酒泉市造林绿化工作树立了示范样板。发展治沙固沙,目的在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风沙挡住了,如今东沙门村不再尘土飞扬,连居民点上都树木成排。防风治沙的观念也深深扎根在东沙门村村民的心中,村民开始探索既能保护生态又能发展经济的种植模式。目前,东沙门村共种植蜜瓜3000亩、葡萄1500亩,枣树500亩,还有食葵、玉米等农作物,特色林果不单起到了防风固沙的效果,还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敦煌市充分利用沙区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大力发展以葡萄、红枣为主的高效节水特色林果产业。
全市特色林果面积达23万亩,产值达9.6亿元,农民人均林果收入达7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特色林果产业已成为全市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敦煌市林技中心副主任刘生虎说。近几年来,肃州镇高台堡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渐加快,全村种植葡萄2000余亩,葡萄收成好,但销售却成了难题。
为此,高台堡村致富能手刘富强尝试当起了葡萄经纪人。起初,他给当地的客商代收葡萄,时间一长,认识了很多外地客户,葡萄的销路才慢慢打开了。如今,每到葡萄收获季节,刘富强都会联系客商,让他们来高台堡村,通过实地查看和磋商,收购葡萄。要在以前,黑风沙一刮,啥都没了,现在生态环境改善了,种植环境也就好了,葡萄产业发展快,种植户的收成不错,加上我建立的销售渠道和服务信誉好,远近的种植户都愿意把葡萄卖给我。
刘富强说。兴业敦煌市在引进葡萄、红枣深加工企业,提升红枣的附加值上,以发展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藏保鲜为重点。采取引资、合资、独资等投资方式,相继建成天顺泽果汁、紫沃果汁等葡萄榨汁企业6家,年生产能力1.8万吨,有效缓解了葡萄的销售压力。在转渠口镇秦安村投资3800万元,建成6000吨葡萄、红枣等特色林果加工生产线,进一步延长了农业产业链。
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基础上,敦煌市启动了敦煌阳关国家级沙漠森林公园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充和丰富了阳关玉门关雅丹黄金旅游线路,成为推动生态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敦煌市目前初步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果蔬采摘、住宿餐饮于一体的特色沙区生态旅游观光园,带动就业300余人,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夏日的敦煌城,因为有了党河风情线而显得格外凉爽宜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党河上游修建水库后,下游河道几乎断流,仅是每年汛期和排沙时泄洪。
城区段的西河坝,沙尘飞扬,垃圾塞道,污水横流,行人侧目屏息而过,古老的河床一片狼藉。敦煌市利用党河穿过市区这一资源优势,将防洪工程与景观、生态、节水相结合,引水入城,蓄水造景,生态环保,清浑分治,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成为美丽的生态景观和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先后荣膺省级水利风景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景区建成以来,每天在风情线上休闲健身、散步纳凉的游客络绎不绝,就连外国游客也流连忘返,年均接待游客200万人次。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家园的基础。近年来,被沙漠三面包围的敦煌,从拯救绿洲到构建和谐敦煌、生态敦煌,敦煌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艰苦奋斗,用责任和担当在敦煌大地上描绘了天蓝、地绿、水净的画卷,永葆党河绿、敦煌蓝,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好的生活环境。(王新成陈思侠杨璐)。
本文关键词: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必一运动,b体育
本文来源: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www.daruma-daruma.com